艾灸的作用和禁忌(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艾灸可局部刺激

 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艾灸可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

 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通过艾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艾灸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艾灸可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

 此时,艾灸相关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艾灸可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衰微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

 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艾灸可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灸疗则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艾灸可拔毒泄热

 艾灸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艾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艾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艾灸可防病保健

 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

 民间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艾灸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艾灸可延年益寿

 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

 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可美容养颜

 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

 艾灸美容与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而健康才能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健康美。

 艾灸疗法虽然简单易操作,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稍不加注意,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因此,在艾灸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艾灸是应选用优质艾条,若艾条质量较差、燃烧时温度较低,不仅起不到治疗目的,还会引起呼吸道或皮肤的过敏反应;

 2、要注意艾灸的时间,建议一日一至两次艾灸即可,每次15分钟至20分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烫伤皮肤,也不宜过短,以免影响疗效;

 3、艾灸时的距离,距离不宜过近,以免烫伤,也不宜太远,以免温度达不到;

 4、过度疲劳、大饿、过饱、醉酒、大汗,或妇女经期、孕期忌灸;

 5、艾灸之后要注意保暖,不要马上洗澡、洗手、吹空调、吹风扇等,避免着凉;

 6、艾灸之后要注意补水,需及时喝水;

 7、艾灸之后不要过度进食,不要吃的太饱;

 8、因用量多寡和个人体质有差异,使用后出现皮肤发红发痒,甚至水泡、灸疮等情况,均属正常现象。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治疗的好处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因为它的确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首先,艾灸的疗效就十分神奇。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而且,关于艾灸的起源更是神奇。据研究表明,灸的发明应是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艾草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把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进而产生了艾灸这种神奇的治疗手段。

 艾条的作用和副作用

 艾条的作用:安神助眠,帮助缓解压力。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温经通络。有助于缓解宫寒、经痛等虚寒疼痛。保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

 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

 艾灸施于穴位,通过热和能量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调动经脉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从而疏通脏腑,加速皮肤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艾灸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合患者在家中使用,配合医师治疗,以巩固疗效,也适合百姓居家保健。

 扩展资料:

 1、皮薄、肌肉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的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出都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2、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常常喝温开水,不能喝冷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3、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四: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4、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艾条艾条的作用:

 1、安神助眠,帮助缓解压力。

 2、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温经通络。

 3、有助于缓解宫寒、经痛等虚寒疼痛。

 4、保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5、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

 艾条的副作用:艾条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

 扩展资料:

 艾叶亦药亦食,可内服、可外用。根据不同的加工和炮制方法,又分为艾叶和艾叶炭两种。艾叶性温,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内服可以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暖冲任,治疗崩漏、痛经、小腹冷痛等症;外用可祛湿止痒,治疗皮肤瘙痒等病。

 中医有句话叫做“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意思是即使针刺不适合的疾病,仍然可以采用艾灸来治疗,充分说明艾灸疗法应用范围很广。

 艾叶加工而成的艾绒是灸法的主要原料,艾灸是通过对穴位或特定体表部位的温热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者预防保健的效果。除皮肤感染破溃及实热证和阴虚较重的患者慎用外,几乎适合所有人群。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这些流传的古语都说明了陈艾的优势。与新艾叶相比,陈艾所含的挥发油较少,减少了其燥烈的性质,燃烧较温和,艾烟较小且艾灰不易掉落,更安全。

 燃烧越温和,则作用越持久,更益于温通人体经脉,补足正气,符合“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的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一根艾条,赶走很多病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

 1、温肌散寒、疏风解表;

 2、温经通络、活血逐疲;

 3、温中活里、强脏壮腑;

 4、温阴补虚、回阳固脱;

 5、行气活血、消火化淤;

 6、平衡阴阳、保健防病。

 艾条灸肚子可以治疗很多妇科病,肚子疼,拉肚子,男科,肺结核,腹胀,腹痛,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等等,

 一般艾条是没有副作用的。

 艾条泡脚属于植物药外用也没什么副作用。民间很多用艾条给小孩煮鸡蛋吃的,也没什么副作用。具有温经通络、益气活血、减轻炎症,改善局部循环,调节体液、增强免疫力,提高人体防病能力和修复功能。适用于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胃脘寒痛、咳喘、面瘫、痛经等症。具有温经通络、益气活血、减轻炎症,改善局部循环,调节体液、增强免疫力,提高人体防病能力和修复功能。适用于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胃脘寒痛、咳喘、面瘫、痛经等症。建议 最好 灸 百会穴 印堂穴 涌泉穴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艾灸的好处,艾灸有什么

 艾灸可温经散寒

 艾灸可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可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温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证。

 艾灸可行气通络

 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

 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如应用于外科治疗疮疡初期时的治疗,可以治疗疮疡久溃不能愈合,有促进愈合、生肌长肉的作用。

 艾灸可拔毒泄热

 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艾灸可温阳补虚

 艾灸可以温阳补虚、回阳固脱,可以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阳暴脱的病症,如治疗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症。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阴虚体质一般不宜艾灸。

 阳虚体质: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阳气不足、阳虚生里寒的表现,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体倦嗜卧,畏寒肢冷,全身无力或有肢体浮肿,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淡白,脉沉微无力,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寒邪外侵或过食寒凉之品、忧思过极、房事不节、久病之后而发病。

 阴虚体质:指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的证候,常表现为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干,头发、皮肤干枯,舌干红、少苔,甚至光滑无苔,多因燥热之邪外侵、过食温燥之品、忧思过度、房事不节、久病之后而发病。

 艾灸可美容养颜

 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

 比如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艾灸疗法的使用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艾灸虽然具有补益阳气的作用,但是也能伤阴,因此对于阴虚火旺以及邪热内炽的患者不宜采用艾灸治疗,如中风闭证、高热神昏、咯血吐血等症均为使用禁忌。

 2、面部、重要的脏腑器官部位、乳头、以及大的血管处等都不宜直接采用艾灸治疗;经常活动的部位,关节部位等处不可使用瘢痕灸法进行艾灸,以免艾疮化脓后难以愈合。此外,孕妇在进行艾灸的时候应当注意避开腹部以及腰骶部等不宜进行艾灸刺激的部位。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5、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6、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7、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8、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还有,长期使用,或者频繁使用艾灸,也会对肺部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肺大泡等。无特殊情况不要天天艾灸,一周2到3次即可。

猜你喜欢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www.ximenweb.com/5956.html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12月10日 下午2:42
下一篇 2021年12月10日 下午2:42

相关推荐